太湖雪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2023-04-16

  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是蚕桑的原产地,素有“东方丝国”的美称,蚕桑丝绸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自古以来,丝绸伴随着“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传遍世界,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张闪亮名片。公司以“太湖雪”品牌为核心(海外市场品牌为THXSILK),专业从事丝绸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品牌推广、渠道建设和销售服务。在新消费、新国货、新零售的背景下,努力弘扬中华丝绸文化,打响新国货丝绸品牌。

  经过十多年的深耕发展,公司形成了蚕丝被、床品套件、丝绸饰品、丝绸服饰四大产品系列,“太湖雪”也成为市场上具备一定行业知名度的丝绸代表品牌。公司应用互联网思维,建设了线上与线下、境内与境外双轮并举立体式销售模式。线下渠道主要通过直营专卖店、直营商场专柜、经销商等销售渠道,线上渠道主要通过天猫、京东、唯品会、亚马逊、海外官网等电子商务平台宣传推广并销售。

  公司荣获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版权示范单位、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产品荣获江苏精品、中国绿色产品、高档丝绸标志等认证;太湖雪品牌荣获中国十大丝绸品牌、全国茧丝绸创新品牌、苏州市知名商标等荣誉称号。公司董事长胡毓芳女士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纺织工业部劳动模范、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女企业家协会“杰出创业女性”等荣誉称号。

  太湖雪作为市场上具备一定行业知名度的丝绸代表品牌,公司聚焦“微笑曲线”两端的业务发展模式,即专注产品研发设计、品牌推广、渠道建设和销售服务等附加值较高的业务链上游的核心环节,辅之柔性供应链管理及数字化运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是蚕桑的原产地,素有“东方丝国”的美称,公司所在地苏州,为中国丝绸文化源头之一。为提升现代丝绸文化的技术先进性及产品创新性,公司研发采用包含产品研发、平面视觉设计、门店商业空间构建的一体化研发价值链。在产品研发设计中专注产品设计和工艺开发,每季产品中融合中国传统丝绸文化和时尚原创设计,在“新消费、新国货、新零售”的消费趋势中,通过丝绸文化传播展现民族自豪感及文化自信。

  公司建立了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保障公司的技术先进性以及创新性。目前已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艺设计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创新载体;同时,与苏州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基地。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研究,以消费者的视角对产品进行研发设计,形成具有“太湖雪”品牌标签的设计风格。目前公司形成了蚕丝被、床品套件、丝绸饰品、丝绸服饰四大产品系列。

  蚕丝被内部填充100%蚕丝,具有贴身保暖、天然调温、柔软亲肤、吸湿排汗等特点。蚕丝被根据不同人群的温感需求分为春秋被、夏被、冬被、字母被等多样化产品,可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面料除采用传统的提花、印花等工艺外,有添加抗菌、香氛等功能从而营造健康的睡眠环境体验。

  线%真丝面料,真丝素有“纤维皇后”之称,含有人体所必须的18种氨基酸,有人类“第二皮肤”的美称,真丝套件质地柔软、触感细腻。全棉套件采用柔软细腻的纱线织造而成的全棉面料缝制。床品套件在花型款式设计中不断挖潜中国传统丝绸文化及江南地域文化符号的同时融合苏绣等非遗技法,满足高端客户在床品套件使用过程中的审美需求和功能诉求。

  在“新消费、新国货、新零售”的消费趋势中,消费者增强了对本土品牌的热爱与自信,丝绸饰品的设计开发中融合中国传统丝绸美学进行创新设计,推出个性化、年轻化、时尚化的产品,注重产品文化属性和内涵培育,从而与消费者建立文化认同连接,提升消费体验及影响力。

  通过真丝面料的运用和人性化设计,在满足舒适性穿着体验的基础上,推出适用卧室、客厅、“出门一公里”等多元化居家场景,赋予丝绸服饰可外穿的多场景适应性设计,打破家居服与外衣之间的界限,契合当代生活方式。

  公司应用互联网思维,建设了线上与线下、境内与境外双轮并举立体式销售模式。线下渠道主要通过直营专卖店、直营商场专柜、经销商等销售渠道,线上渠道主要通过天猫、京东、唯品会、亚马逊、海外官网等电子商务平台宣传推广并销售。公司在国内线下渠道持续新增直营门店及提升门店运营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新零售模式,通过视频号直播、短视频、小程序、快闪店等形式,扩展公域流量,培育私域流量,加速线)融合发展;在国内线上市场利用在蚕丝被品类上的运营优势,扩大全系列产品在线上渠道的品牌影响力及销量。在海外市场,采用“中国制造+品牌出海”战略,持续发力平台电商、海外官网,布局全球性社媒矩阵,触达海外消费者,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品牌美誉度。

  丝绸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华文明的文化标识。丝绸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是经过时间洗涤滞后沉淀下来的种族记忆或集体无意识,是潜藏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底深处的

  超个人的内容。公司所在地苏州,为中国丝绸文化源头之一,太湖雪基于苏州丝绸文化挖潜及中国丝绸文化符号解读的基础上对市场消费和审美变化的研究下,以“让世界爱上太湖雪蚕丝被”这一主旨指引下,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结合,多维度跨界合作,打造一系列的品牌和市场推广活动。在品牌宣传中重点打造具有太湖雪品牌标签化的品牌系列传播,沉淀太湖雪品牌风格和视觉元素,统一太湖雪视觉锤。

  5、采购模式:由于消费品电商市场消费具有需求变化快、产品款式多、生产批量小的新特点,公司聚焦供应商协同效率提升,加大与行业头部供应商深度合作,从而提升整体效率。围绕快速响应和柔性交付,通过全面协调内外部资源,提升采购计划完成率,缩短采购周期,从而满足生产端需求。

  6、生产模式:公司生产模式分为自主生产模式、委外加工模式和外包模式。自主生产模式为公司自主采购原材料并生产,蚕丝被、床品套件中的丝绸套件、部分丝绸饰品主要采用该生产模式。委外加工模式为公司自主采购原材料,委托其他公司提供加工服务,公司蚕丝被生产过程中的拉绵、床品套件的面料印染、印花等工序采用委外加工模式。外包模式为向供应商采购产成品并贴“太湖雪”品牌直接对外销售,床品套件中的全棉套件、丝绸服饰主要采用该生产模式。公司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打破传统供应链采购生产模式,致力于打造丝绸行业柔性定制小单快反供应链协同平台,建立起敏捷化、智能化、数据化供应链系统,实现销售需求、库存状态、生产进程可视化、线上化、数据化、共享化,从而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在供应链端不断升级迭代中,先后通过SGS等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验厂认证及OEKO、Sedex等认证体系。

  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地为苏州,2022年上半年因各种因素导致线下渠道客流量及原材料和产品不能及时入库、发货。面对挑战,公司管理层通过快速调整经营策略,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布局并完善渠道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规范内部控制,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从而在逆境中推动公司平稳运行发展。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047.01万元,同比下降8.7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54.9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426.79万元,同比下降-20.78%,剔除股份支付确认费用的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026.93万元,同比2021年度减少36.25万元,同比下滑1.1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18.99万元,同比增长568.53%。

  2022年度主营业务收入33,903.73万元,同比减少3,205.21万元,下降8.64%。线下渠道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724.84万元,同比下降5.07%。其中企业客户集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47.54万元,同比下降2.56%;直营门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01.18万元,同比下降7.57%。线上渠道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78.89万元,同比下降12.25%。其中抖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3.00万元,为2022年度国内线上大幅增长业务;亚马逊实现营业收入2,608.81万元,同比增长15.41%。

  线下销售渠道:企业客户集采渠道加大客户拓展力度并针对客户推出了一系列组合产品。直营专卖店渠道新增直营专卖店开设,同时各直营专卖店通过开展一系列促销活动吸引客流,刺激销售。线上销售渠道:国内市场各自营店铺充分利用线,圣诞节等)来促进销售,海外市场亚马逊平台、海外官网加大在Googe、Facebook等流量渠道的推广宣传从而实现销售转化。

  为控制外部主播带货的经营风险,公司重点发展品牌自播,重点布局天猫、抖音、视频号等直播平台,进一步加强“太湖雪”品牌推广。

  公司主要研发方向包括创新设计和技术研发两个方面。创新设计包括花型设计、款式开发、工艺升级以及定制化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包括原材料品质提升、生产工艺改进和产品功能开发。公司基于市场需求变化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产品创新设计上注重丝绸文化挖掘、时尚颜值表现;技术研发上结合黑科技,提升功能及舒适性,从而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2022年度新增实用新型专利18件,著作版权97件。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80件,著作版权2177件,申请已受理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

  (1)、蚕丝被:针对消费者年龄、性别不同,通过丝绵等级、克重、款式及被套面料选择,从而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季节、睡眠空间中通过蚕丝被进行温度调节从而达到保暖效果。

  (2)、床品套件:苏绣,作为苏州丝绸文化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床品套件的绣花设计中融合苏绣这一传统绣花技法并巧妙地与小机绣相结合,在小范围、局部区域运用,从而将苏绣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展现新国货丝绸之美。

  (3)、丝绸饰品:在“新国潮、新国货、新消费”的消费趋势中,消费者增强了对本土品牌的热爱与自信,丝绸饰品的设计开发中融合中国传统丝绸美学进行创新设计,推出个性化、年轻化、时尚化的产品,注重产品文化属性和内涵培育,从而与消费者建立文化认同连接,提升消费体验及影响力。

  (4)、丝绸服饰:通过真丝面料的运用和人性化设计,在满足舒适性穿着体验的基础上,推出适用卧室、客厅、“出门一公里”等多元化居家场景,赋予丝绸服饰可外穿的多场景适应性设计,打破家居服与外衣之间的界限,契合当代生活方式。

  (5)、跨界联名合作:公司与颐和园、苏州博物馆等知名IP合作,跨界创新设计。

  (1)、终端形象升级:在终端店铺设计中融入蚕桑丝绸文化展示、产品创意陈列及太空舱养蚕、茧艺制作、蚕茧作画等体验互动场景构建消费者对蚕丝丝绸文化的感知,为公司产品和品牌注入更多的蚕桑丝绸文化元素,从而引起消费者对蚕桑丝绸文化的价值共鸣。

  (2)、多渠道品牌传播:公司按照统一视觉锤打造线上线下、境内境外一体化传播蚕桑丝绸文化及太湖雪品牌,通过品牌直播、短视频、小红书种草、Facebook、Instagram、Pinterest、YouTube等社交媒体平台打造多媒体品牌传播矩阵,高频次、高质量、多维度的品牌发声。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苏州、北京核心市场,在核心商圈、历史时尚街区、五星级酒店进行店铺布局的同时提升门店运营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新零售模式,通过视频号直播、短视频、小程序、快闪店等形式,扩展公域流量,培育私域流量,加速线)、线上渠道:线上渠道全域发力,自播直播助力营销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线上销售红利,紧跟市场步伐,不断提升公司产品在电商平台的市场占有率,重点布局天猫直播、抖音直播、视频号直播等电商新渠道,加强品牌直播投入、主播培养、直播基地建设。

  公司位于蚕丝被生产的聚集区,地理位置优越,四面临接桑蚕丝被加工厂、面料生产制作厂、半成品缝制厂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赋予其能够以快捷便利的交通方式进行物料运输、统筹安排订单生产,拥有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体系,即在面临需求量大的急单情况下,具有在短时间内合理快速安排人员组织生产和供货的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自有工厂多年生产管理经营,通过工艺及工序的优化设计,根据委外加工厂的生产能力进行分布式外发加工订单匹配,从而确保快交付、保质量的目标。

  (1)、基础环境建设方面:全面升级网络带宽,满足视频管理和无线网对带宽的需求,按区域划分,实现区域独立结构,区域之间故障自动保护,服务器硬件配置升级.

  (2)、应用系统建设方面:终端消费者数字化平台建设以企微+SCRM搭建私域流量池,引流拓客,持续管理用户,深入挖掘客户需求,通过不断赋能销售管理+客户服务,持续挖掘用户价值,实现精细化管理与运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满意度,助力业绩增长。

  (3)、业财一体化ERP升级:用友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其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将合理的管理思路和流程内置到系统中,保证管理和运营流程的规范性,加强管控,防范企业风险,实现对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管理,增加管理透明度,实现管控与支持服务的合理平衡。同时与内部所有的系统集成,使信息的获取和分布更加便利,实现以ERP系统为核心的业务流程操作平台,实现采销一体化、集团财务管控和面向未来的电商平台。

  致力于成为丝绸生活方式引领者是公司始终追求的愿景,为此公司努力打造平等、高效、协同的组织架构,在“客户至上、奋斗为本、务实高效、凝心聚力”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通过比拼业绩增长,能者多得的薪酬激励体系,充分调动员工价值创造的积极性,打破成长边界,推动组织变革及铁军打造,从而有效提升组织凝聚力和创造力。

  公司主营业务为丝绸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品牌推广、渠道建设及销售服务。根据《国名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公司属于制造业中的床上用品制造。此外,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销售“太湖雪”品牌产品,通过在境内线上线下建立自有零售渠道,同时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海内外线上销售,近年来随着公司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多元化渠道的拓展建设,公司“太湖雪”品牌产品销售收入逐年提升。

  蚕桑丝绸业是我们传统民族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产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重点打造5个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丝绸服装家纺品牌,推动3-5家丝绸企业在主板上市;加强品牌渠道建设,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壮大丝绸新零售新业态;强化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研究发布“中国丝绸流程趋势”,打造国际时尚前沿风向标,引导国内外高端丝绸消费,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

  随着消费市场回暖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升级趋势也为蚕桑丝绸行业带来利好消息。2017-202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8%以上的较快速度增长,2022年达到43.97万亿元。居民消费需求也逐渐从注重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供数据显示,受各种因素影响,2022年丝绸行业整体经营状况略有下降。全国559家规模以上丝绸企业营业收入664.35亿元,全国规模以上丝绸企业丝产量49,878吨,同比增长2.23%。其中,缫丝加工营业收入264.02亿元;丝织加工营业收入330.83亿元;丝印染营业收入69.5亿元。目前,随着消费市场回暖,国际贸易和群众消费将被再度刺激,丝绸行业有望继续良性发展。

  2018至2022年,中国蚕丝被产量逐步从1,215万条增长至1,663万条左右,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2%。2022年,我国蚕丝被产量达到1,663万条。按《2020年苏杭丝绸产业调研报告》中的蚕丝被平均单价计算,2022年,我国蚕丝被市场规模达到约220.36亿元。

  在当前“内循环”市场主线中,“国产替代”不再仅仅是生产端的必然趋势,需求端同样需要“国货替代”,国货品牌仍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国潮优势将进一步体现。中国国家品牌网发布《2022国潮品牌发展洞察报告》,报告在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方面也提到国潮的相关概念,“国潮”是新国人向全世界输出中国文化、中国科技中国品牌、中国潮流的全面自信,国潮品牌以品牌为载体,是借助新产品、新渠道、新营销、新资本、新IP等全面突围的国货引领者,成为经过一定时间沉淀、能够代表国家形象、可以持续引领时代潮流的品牌。国潮产业或是我们所定义的具有中华文化属性的标的可以从新人群、新产品在内的六大影响维度分析,并且需要符合中国文化、生活理念、民族特色和中国优势四大特征,或至少具备其一。而国潮产业将在国潮品牌集群化进程中,依靠“文化+科技”的双轮驱动,以无边界“融合+创新”为发展主线,横跨时间、纵跨行业,最终成就国货之潮、国牌之潮。

  丝绸产品不仅能通过其自身的实用性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更能通过依附于丝绸产品之上的文化创意设计寄予美好寓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丝绸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息息相关。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温饱需求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及精神享受。

  近年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稳步增长,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是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随后,持续创新高,202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5,698元人民币,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883元人民币,均保持同比增长。2017-202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8%以上的较快速度增长,2022年达到43.97万亿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的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需求由实用性、经济性逐渐向舒适性、绿色环保和赏心悦目转变,促使丝绸产品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内丝绸产业的成长空间将更为广阔。

  近年来,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结合网络新渠道、大数据、网络直播等“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的广泛推动,涌现出诸多适合新一代群体需求的视频、直播、网络社区等新兴业态,丝绸产业结构从产业链到价值链不断优化升级。

  《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09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后)。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7.8%、8.3%和12.5%。从用户群体看,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全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42亿,网购用户占全部网民的比例已达81.6%。

  2021年短视频、流媒体直播成为常态化电商营销渠道。《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1》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4.64亿,同比增长7,579万,已占网民整体的44.9%。直播电商呈现出集聚化、品牌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各地纷纷以形成直播行业集群效应为目标打造有影响力的直播产业基地。同时,直播电商通过采取柔性供应链、高标准品控等多种方式,有效提升质量和效率。

  另一方面,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依托社交私域流量,叠加海外用户多渠道网购习惯,跨境电子商务独立站应运而生。跨境电商独立站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一是可突出品牌实力和影响力,有利于用户认知与识别,提升黏性和复购;二是便于自主积累和应用客户数据,开展会员管理、优惠积分、定制化推送等多样化营销活动;三是较为丰富的快速建站工具,极大降低了企业建站门槛。

  2020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扩容、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新优化监管措施、拓展物流通道、结汇市场放开等跨境电商相关政策文件。2020年由此成为跨境电商多渠道、多平台、品牌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从国内来看,得益于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已经有一批高品质高颜值的“新国货”品牌快速崛起,逐步形成了“品牌电商化”的发展模式。其中一批优秀品牌正在加速向海外复制,为更多中国品牌出海提供了良好示范,也带动越来越多的“新国货”借力跨境电商,走上“国内打造+海外复制”的品牌出海之路。

  我国一批优秀企业抓住机遇,通过跨境电商直接对接海外消费者,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根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1》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从2019年的1.2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9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1%。

  在当前“内循环”市场主线中,“国产替代”不再仅仅是生产端的必然趋势,需求端同样需要“国货替代”,国货品牌仍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国潮优势将进一步体现。中国国家品牌网发布《2022国潮品牌发展洞察报告》,报告在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方面也提到国潮的相关概念,“国潮”是新国人向全世界输出中国文化、中国科技中国品牌、中国潮流的全面自信,国潮品牌以品牌为载体,是借助新产品、新渠道、新营销、新资本、新IP等全面突围的国货引领者,成为经过一定时间沉淀、能够代表国家形象、可以持续引领时代潮流的品牌。国潮产业或是我们所定义的具有中华文化属性的标的可以从新人群、新产品在内的六大影响维度分析,并且需要符合中国文化、生活理念、民族特色和中国优势四大特征,或至少具备其一。而国潮产业将在国潮品牌集群化进程中,依靠“文化+科技”的双轮驱动,以无边界“融合+创新”为发展主线,横跨时间、纵跨行业,最终成就国货之潮、国牌之潮。

  公司以“太湖雪”品牌为核心,在新消费、新国货、新零售的背景下,聚焦于最有价值的“微笑曲线”两端——产品设计、品牌运营。传承和创新中华丝绸文化为使命,致力于发展成为以蚕丝被为核心的新国货丝绸领导品牌。

  公司在总体发展战略指引下,秉承“专注、创新、利他、共赢”的经营理念,根据现有经营经验,制定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三年的营销计划分为两个方面。其一、结合目前在苏州市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重点布局苏州市场及长三角市场的网点,争取提升现有网点质量和数量,力争苏州市场及长三角的网点增加至100家左右。其二、结合境内外电子商务发展、公司在国内电商平台蚕丝被头部商家资源及跨境电商先发优势基础上拓展更多的电商销售渠道,大力提升电商销售份额。

  产品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载体,产品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公司通过与科研院校紧密合作,聚焦于科学养蚕、蚕丝生产加工工艺优化。针对现代养蚕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围绕“种桑-养蚕-加工”等产业链上游环节开展技术创新。通过对桑树品种选择、优质蚕种选育的研究,全面提升原材料蚕茧的质与量。

  基于不同消费场景多样化,公司积极参加国内展会开拓视野,密切跟踪国内外流向趋势。公司加强自身设计队伍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知名高校、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的合作。聚焦品牌核心目标消费人群,融合非遗文化和技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丰富度。

  公司位于中国绸都集聚地苏州、杭州、湖州等环绕中心的震泽镇。环太湖区也因此成为我国丝绸产业最为集中和发达的地区。公司所在地震泽镇,位于环太湖区中心,蚕丝、面料、丝绸印染加工等环节的供应商相对集中,因此公司拥有供应链整合的地理优势。同时,震泽镇当地有大量的蚕丝被、丝绸制品加工厂,具备大量的熟练劳动力,公司计划通过整合供应链、打造供应商协同体系,提高公司对定制化订单的快速响应能力以及对大批量订单的承接能力。

  然而外包、委托加工的模式,不可避免的存在产品质量隐患。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公司计划投资建立检测中心,从而提升公司质控能力,为公司未来开展供应链整合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公司构建柔性高效的供应商协同体系,保障公司持续扩大市场竞争能力。

  公司基于对消费者需求及审美变化的研究下,以“让世界爱上太湖雪蚕丝被”这一主旨指引下,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结合,多维度跨界合作,打造一系列的品牌和市场推广活动。在品牌宣传中重点打造具有“太湖雪”品牌标签化的品牌系列传播,沉淀“太湖雪”品牌风格和视觉元素,统一“太湖雪”品牌视觉锤,从而不断提升“太湖雪”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公司计划通过搭建升级数字化营销系统、供应链协同系统、订单处理系统、仓储物流系统、内部管理协作系统、财务管理及数据分析系统的实施重新塑造内部的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从而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和经营稳定性。

  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公司业务发展、技术创新很大程度是人员效率的提升和人员数量的增加。因此未来几年,公司将采取如下人才建设计划:

  ①、建立和完善各个核心岗位的能力需求模型及人才数量需求,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措施,为公司培养和储备核心岗位人才。

  ②、通过管理培训生计划源源不断的提高人才培训资源,持续不断的充实公司中底层管理岗位;与大中专职业院校建立战略合作来提供门店店员、店长人才供应。

  ③、公司将强化现有培训体系建设,完善全员培训、全系统培训的制度,同时加大对重点部门的培训力度,在产品设计研发、市场运营等部门,开展更加有效的业务技能培训。

  ④、建设和完善员工队伍的绩效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和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晋升晋级体系,实现内部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同时,帮助员工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使得员工个人目标和公司整体发展目标一致,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综上,公司已经从渠道建设、研发设计、产业链整合、品牌运营、精益管理、人才培养六方面制定了未来发展计划,完全具备持续扩大市场竞争能力的措施。

  随着2022年12月30日,公司于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2023年作为公司上市首年,公司制定了“标杆学习、提档进位”的经营指导思想,具体如下:

  1、线下渠道高渗透:公司将在核心区域市场的古镇、园林等热门景区、历史时尚街区、五星级酒店、核心商圈开设线、线上渠道拓流量:持续优化小红书、短视频内容创新,完善海外社媒矩阵布局。

  基于消费者洞悉及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深度挖掘中国丝绸文化与苏州历史文化,提炼设计元素,融合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同时结合非遗技法打造具有中国深度,国际高端的丝绸生活用品。

  通过新老媒体结合,平面和视频互补,讲好丝绸故事,在传播丝绸文化中强化品牌建设。

  基于公司的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加强组织结构优化,打造人才梯队,丰富企业文化建设。

  宏观经济环境下行及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确定因素将对公司业务拓展和生产经营活动会造成影响。

  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丝绸看苏杭,自古以来苏州地区对丝绸有较好的理解和文化底蕴,苏州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稠密、人均消费能力较高;同时,公司发源于我国丝绸行业集聚中心之一的吴江震泽,立足苏州根据地,在苏州区域投入的市场拓展资源较多。公司直营门店、直营商场专柜、经销商等线下渠道主要集中在苏州地区。未来公司如果无法成功开拓外部市场,公司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线上销售占比逐年增加,线%。公司后期的线下直营店建设聚焦苏州地区同步布局长三角地区,同时加大线上渠道建设及运营,从而降低线下渠道地域集中风险公司线下终端销售区域过于集中的风险在逐渐降低。

  公司的主要产品蚕丝被的上游行业为茧丝绸行业,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桑蚕丝绵和真丝面料。随着中国东部经济快速腾飞,劳动力价格及土地成本上升背景下,中国蚕桑种植呈现“东桑西移”趋势,即从东部地区向西南方向的广西等地迁移,而且总体价格呈上升趋势。未来公司如果不能传导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采购部全方位收集原材料价格市场信息,逐步建立原材料价格波动趋势模型;结合公司内部销售计划,制定中长期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的实施中,一方面持续保持现有优质供应商的稳定合作,一方面加大优质供应商的开发工作。

  存货余额较大是由丝绸家用纺织品行业自身特点和公司经营特点所决定的,主要是公司产品款式众多,以及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渠道扩张引起铺货大幅增加所致。如产成品价格大幅下跌,公司则存在需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从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业务部门及生产部门的沟通协调,业务部门根据客户需求及市场行情提高对产品需求预测的准确性,生产部门根据需求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动态调节库存余额。公司将迭代信息化系统,完善存货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存货治理水平及内控制度。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线上线下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