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下制造业的生产、服务及商业模式如何创新升级
时间:2023-06-11

  上期为大家分析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瓶颈,以及制造业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迎来新机遇,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显,推进人工智能与业务场景的融合。制造业将迎来更为广泛成熟的生态圈,将开发更智能化及网络化的新产品,并带动行业的生产、服务及商业模式升级。

  人工智能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技术商和创业企业成为制造业生态圈的一员,以与5G、云计算、大数据融合作为切入点服务于传统制造企业,为制造企业提供协同化、定制化、平台化的制造服务。新生态组织也会因为不同的目标而呈现不同形态,如平台中心模式和场景中心模式。

  平台中心模式以技术平台为主导,聚合技术提供商、硬件厂商、网络提供商等不同领域的参与者,围绕制造业的人工智能战略、技术实践、实施流程、项目交付展开行动。

  场景中心模式是以场景为核心的多中心网络模式。围绕质量控制、预测性维护、需求预测等场景核心问题,技术提供商、硬件制造商、网络服务商等多方主体将完成多中心的网络协作,在场景中实现人机协同。

  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将引领产品的智能化和网络化。“硬件+软件+网络互联”正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构成。

  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产品本身就是人工智能的载体,硬件与各类软件结合具备感知、判断的能力,并实时与用户、环境互动。智能机器人也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升级而成长并快速适应仓库或工厂环境变化,能像人类一样自主学习与工作,为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网络协同制造:基于先进的网络协同技术、制造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构建面向特定需求的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突破空间对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和方式的约束,实现企业内各环节“纵向集成”和供应链上下游“横向集成”的协同制造。

  规模定制生产:设计和生产“柔性化”,形成柔性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高效能、大批量生产模式,供应链各环节的联系和协作加强,设计、生产、仓储、配送和销售效率提升。

  “云平台+”制造:通过建立云平台,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互联网协同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依靠行业、区域核心企业或企业群体的综合优势,灵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全球制造资源的利用率。

  软件定义的制造:未来的很多产品,将会集娱乐、休闲、工作为一体,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软件价值甚至超过硬件,成为产品价值的主要来源。以汽车制造为例,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发展将在“十四五”期间取得重大突破,软件价值将超过硬件,从当前占比10%-30%提升到60%,汽车不再是产品,而是承载服务的平台。

  售前营销:通过人工智能判断重点需求,从而进行更实时、精准的广告投放。世界领先的企业通过AI技术和大数据更好地预测出了客户的行为。有数据显示,51%的客户潜意识里受到AI的影响,不自觉地提高了对企业或品牌的好感度;48%的消费者和63%的企业买家更倾向于使用具备AI技术的公司或品牌。

  远程运维服务:远程运维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对生产过程、生产设备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故障及时报警。由工业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算法支撑的预测性维护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可以进一步减少由于非计划停机造成的人员出差和停工延误,让工业企业的运维实现少人化、无人化、远程化的模式变革。

  以“一切皆服务”为宗旨的商业模式创新已在各个行业展开,制造业也不例外。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正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与价值创造。

  下期我们将为大家揭秘“制造业+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的应用场景与意义,大家记得关注哦!

  回复【人工智能】,可获取完整版《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创新发展报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