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发展格局下中国经常账户将在中长期保持合理均衡
时间:2023-10-05

  原标题:2023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发展格局下中国经常账户将在中长期保持合理均衡

  决定经常账户中长期发展趋势的是一国经济结构和制造业水平。近年来我国经常账户持续运行在合理均衡区间,体现了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未来,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国内大循环的可靠性和国际循环质量,促进内需外需协调发展、对外贸易优进优出,有助于在中长期保持我国经常账户合理均衡。

  我国经济结构向内需为主转变,同时储蓄率仍保持较高水平,有助于经常账户在中长期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经常账户反映了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储蓄率高于投资率,则经常账户通常为顺差,反之为逆差。近年来我国经常账户发展演变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结果和现实反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推动经济发展向内需主导转变,储蓄率呈现稳步下降态势。在此过程中,我国经常账户由高顺差趋向均衡,顺差规模与GDP比值由2007年9.9%峰值逐步回落至2011年以来的2%左右。未来,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同时,我国储蓄率在全球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国内投资更加注重效率,储蓄率和投资率有望维持合理规模的正向缺口,有助于经常账户在中长期保持合理均衡。

  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助于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循环的质量,巩固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强出口竞争力。首先,我国制造大国地位稳固,制造业规模持续位居全球首位。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接近5万亿美元,在全球占比上升至30%以上,明显高于其他经济体,在全球生产供给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而且,我国产业链上下游完整、配套设施齐全、技术工人充足、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相对优势依然较强。其次,更高水平的制造业将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出口体系。随着高附加值产品以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逐步上升,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新的贸易增长点也会不断涌现,有助于货物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同时,在技术创新推动下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也有助于促进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增加相关服务贸易收入,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均衡发展。再次,制造业水平提升带动中间品出口增多,对他国生产制造的拉动作用提升。根据经合组织(OECD)测算的各国中间品出口对他国生产的贡献度指标,我国贡献度由本世纪初的14%升至19%左右,逐步趋向发达经济体水平。

  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经济国内大循环能力,降低对外依赖度,优化进口结构。我国制造业总体向更高水平转型升级,带动生产技术提升,降低对外依赖度。根据OECD测算的各国出口商品生产对境外中间品的依赖度指标,我国依赖度已由2004年的24%逐步下降至17%左右,在主要制造业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国内生产中实现了更多的自主供给。从主要行业看,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生产制造对境外中间品进口的依赖度降至全球最低水平,相关生产采购超过九成源自国内;计算机等电子电器制造业、汽车等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境外中间品进口的依赖度也逐步下降。这有助于提升相关生产制造的国内供给比重,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同时也会形成有效的进口替代,优化进口结构。

  总的来看,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更有针对性地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水平,能够继续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在中长期维护经常账户合理均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