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评论新秀挑战赛丨城市出圈营销背后的“听劝”思维
时间:2024-01-28

  如今,越来越多城市新媒体正在运用年轻、有梗的互联网文化加持其内容,获得一众好评。这类新媒体不仅带动了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还塑造出更加“得人心”的城市形象。由此可见,善用互联网文化助力城市形象营销可谓“威力强大”。

  近期屡上热搜的各地文旅部门宣传内容便是极好范例。比如山东省文旅账号便以网友熟悉的压嗓喊麦,用一句“我姓东,大山东”被全体网友戏称“太听劝了”,同时引来了各省市新媒体部门争相模仿。此前的“听劝尔滨”,也凭借线上线下积极响应、服务网友、与网友玩在一起的操作,为当地旅游业赢得了更多关注和收益。

  想要吸引大众注意力,就必须了解受众关心的内容以及爱看的形式。根据多项调查,互联网平台的活跃人群年龄多为16~34岁,面对这个群体,如果媒体只用平铺直叙、一板一眼、自说自话的“灌输式”语言发布内容,无异于自我透明化、边缘化。因此,面向网络、面向年轻群体的新媒体官方号工作者,更应转变传统的传播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打破严肃、距离感强的刻板形象,改用“听劝”思维替代“我说你听”“我写你读”。

  有许多网友会在一些做得好的官媒下称赞“终于听劝”,指其愿意使用具有“网感”的内容选题,并且发挥创意性思维,为其塑造更加强烈的人格化特征,在不断与用户互动中形成更加年轻、幽默、朴实、亲民的风格。

  “听劝思维”除了多聆听外部的互联网文化,也应当多聆听内部的声音。在把握基准线的前提下,主动为新媒体部门拓宽“内容边界”,为新媒体账号配置合理资源,并减少决策限制,允许真正了解互联网文化、贴近年轻人群的头脑发挥其优势。

  当然,媒体也不能以流量作为唯一标准盲目追求“热点”。一些网友对某些新闻内容评论“没有新闻可以不发”,正是对这种行为的委婉批评。如何聚焦对齐与自身定位相关的领域和内容、发布适宜的内容和话题,是当下肩负城市营销、公共宣传、人心凝聚等多重责任的官媒,需要认真思考和学习的重要内容。

  “官媒不官腔,有事多听劝。”聆听当下的互联网文化脉搏,读懂年轻用户的趣味与热爱,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输出内容,正在成为城市新媒体运营者及管理者必须锤炼的“基本功”。

  该作品系网络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作品展示,不代表红星新闻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