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立足特色、提升品质、创新营销、扩大影响,真正实现品牌强农富农兴农。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各地实践来看,不少地方结合实际积极培育农业品牌,一些区域公用品牌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不过,农业品牌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还需要立足特色、提升品质、创新营销、扩大影响,真正实现品牌强农富农兴农。
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推动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以内蒙古为例,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优质的牛羊肉、奶制品以及沙棘、葵花籽等农产品,通过打造“内蒙古味道”区域公用品牌,改变了当地农产品辨识度低的情况,释放了品牌聚合效应。2024年,“内蒙古味道”专项活动全年实现销售1.2亿元,带动相关销售约3.29亿元。依托“内蒙古味道”,更多的人品尝到草原的美味,感受到草原文化的魅力。
也要看到,不少地方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刚刚起步,还存在品牌知名度低,品牌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等问题,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有待提升。同时,“重生产、轻品牌”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有些地方虽然农产品质量不错,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建设运营人才,导致不少优质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让消费者认可品牌、信任品牌,为品牌产品买单,还需要多措并举。
以高质量供给筑牢品牌根基。好产品才能打造出好品牌,产品质量是品牌建设的根与魂。要加快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推行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加快建立农产品溯源机制,持续抓好农产品质量认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升加工工艺和设备,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生产更多优质农产品。立足好产品,树立好品牌,才能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持续推动品牌深入人心。
加快品牌人才队伍建设。农业品牌建设的质量和进程,关键取决于人才能否有效发挥作用。人才不仅是品牌建设的执行者,更是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塑造者。在品牌建设中,要注重吸收、培养品牌管理、产品设计、营销策划、传播推广等专业人才,通过发挥人才的创造力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同时,要学会运用“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讲好品牌故事,让更多小而特、小而优的农产品走向广阔大市场。
持续发力提升品牌价值。品牌的树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投入。从小品牌到大品牌,从大品牌到名品牌,需要花费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尤其要挖掘农产品背后的乡土文化、区域特色,以绿色生态赋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最终闯出一片市场,兴起一方产业,富裕一方农民。
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历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奔走。…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 (方经纶)“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最终目的是让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安享幸福晚年。”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从五方面介绍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