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两个字,除了“品”,还有“牌”。“牌”的建立有其自身规律,仅靠抓质量还不够,还必须从消费者认知层面进行相关规划和建设,才能更高效建立品牌。
分析福特、苹果等世界上的“大牌”,除了产品质量,他们还有一套独特、系统的“打法”,这就是品牌建设要遵循的规律。
遵循品牌成长的规律,需要做好基础工作,包括:品牌基因塑造、品牌运动、品牌管理。
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老鼠的基因永远无法成长为大象。品牌的生成、成长依赖于品牌的基因。品牌基因的规划有以下内容和步骤:
就是持续、一致、科学、规范品牌的成长。就像生命的成长,其健康的标志就是不生病,不断壮大。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持续、一致、科学、规范的管理。
触点管理:持续、一致是一种考验。在一个信息爆炸、产品供过于求的时代,营销的本质已经演变为如何传递企业与品牌的信息、如何成功说服目标对象,从而达成消费的最终购买。而一致持续的传播是“多、快、好、省”的沟通方式。因此,在营销的过程中,“传播”变得十分重要。公司、产品、包装、价格、渠道、广告、公关、服务等一系列所有可能给顾客留下印象的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是向消费者不断地发声。声音的传递过程看似简单,却要面对“声场”中众多的噪音与干扰。因此,如何能够让微弱的声音最终“水滴石穿”,能否围绕品牌核心理念持续与一致传播无疑十分关键。
品牌组合管理:优选品牌化战略与品牌架构。在单一产品的格局下,营销传播活动都是围绕提升同一个品牌的资产而进行的,而产品种类增加后,就面临着很多难题,究竟是进行品牌延伸、新产品沿用原有品牌呢,还是采用一个新品牌?若新产品采用新品牌,那么原有品牌与新品牌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企业总品牌与各产品品牌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协调?品牌化战略与品牌架构优选战略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要完整理解品牌资产的构成,理解品牌资产各项指标如知名度、品质认可度、品牌联想、溢价能力、品牌忠诚度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品牌建设所要达到的品牌资产目标,使企业的品牌创建工作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其次,在品牌宪法的原则下,围绕品牌资产目标,创造性地策划低成本提升品牌资产的营销传播策略。同时要不断检核品牌资产提升目标的完成情况,调整下一步的品牌资产建设目标与策略。
危机管理:化危机于无形。无论是直接面对市场、面对客户,还是做内部的员工管理工作,品牌成长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一些事件影响品牌的发展,我们称之为危机。在中国,因危机事件而一夜坍塌的企业绝非个案。化危机于无形,重点在于品牌管理者要有一套应对危机的系统策略。危机分“积发的危机”和“突发的危机”。品牌危机管理不应该成为被动的反应,而应该成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危机管理要从企业价值观的建立开始,从生产的源头开始。不作假,不侥幸。其次要建立相关的制度,防范危机发生。
危机出现后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切忌手足无措,置之不理;或者得理不饶人,粗暴对待。
值得指出的是,危机处理不能照搬西方市场的危机处理办法,而应该依据中国国情,以品牌的良性发展为前提,灵活处理。